在线媒体商务关系的多样性,使得关键绩效指标(KPI)的正确选择变得十分复杂。以下四例充分体现了这一复杂性,大家应多加注意。
隐形提成模式
在线图片拼版网站Pinterest,曾一度使用一种叫作Skimlinks的工具,重写网友上传的商品图片URL,以牟取提成收入。但随着网站的发展,其提成收入迅速超过了其他大型网络,3 该营收模式也随之被叫停。4
Pinterest成功利用该策略迅速盈利,不仅关注有多少人贡献了内容,即用户生成内容(UGC)指标,而且关注用户点击图片并购买商品的概率。把用户产生的链接重写为提成链接是一种在不打广告的前提下盈利的不错方法,该方法实际上把用户生成内容全部转变成了广告。但这样做会使商业模式变得十分复杂,从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背景噪声
测试中,空白且不包含任何信息的广告实现了大约0.08%的点入率,这足以与一些付费广告相媲美。5 测试者对点入空白广告的访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询问其点击原因。受访者中,有一半的人完全是出于好奇,另一半则纯粹是手误。如果付费广告的收益没有比背景噪声这种空白广告高出多少,就需要从自身找找原因了。
广告屏蔽软件
懂技术的用户有时会在浏览器中安装广告屏蔽软件,以屏蔽来自已知广告商的广告。这种用户行为降低了你的库存,并且会干扰你的数据分析。reddit6 甚至会在广告中附带一些有趣的内容、小游戏或其他信息,以感谢访客没有屏蔽他们的广告。
付费门槛
一些媒体网站为表达对在线广告营收的不满,建立了付费门槛,以便让用户为内容付费。付费模式包括自愿捐赠(通常在访客打开网页时以弹出窗口的方式游说用户付费)、完全付费网站(支付月费后才能观看网站内容)等。
一些媒体网站采取了一条折中路线,用户每月可免费浏览一定数量的文章,但如想浏览更多内容,则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如图11-2所示)。此类网站试图在“引用”内容(被分享到Twitter上且可能带来广告营收的文章等)和“订阅”内容(所在网站是用户主要的每日新闻来源)间取得平衡。
图11-2:付费门槛的强势崛起
付费门槛之所以使数据分析变得更为复杂,是因为需要在广告和订阅收入间做出权衡,并对一个新的电商漏斗进行观察,以试图将临时的引用访客转化为支付月费的订阅者。
4 http://llsocial.com/2012/02/pinterest-modifying-user-submitted-pins/
5 广告调查基金会以50万次广告印象为基础,于2012年6月发表了该项数据。不同网站类型的点入率存在着细微差别。详情请参照http://adage.com/article/digital/incredible-click-rate/236233/ 。
6 类似于百度贴吧的在线论坛。——译者注